通過布局智能壓力液位監測儀、管道流量計、電導率監測儀、氨氮監測儀等系列設備后,可24小時在線開展河道排口和城市地下污水管網的監測,實時追蹤污染源頭,同時長效監控大型重點排水戶,有效削減入河污染物指標,保障河道水質。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長效機制建設工作經驗》,其中無錫市在加強科技支撐、動態更新污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提升管網運行維護信息化水平方面的創新技術被列為重要的成功經驗,并向全國進行了推廣。這套被譽為“綠水衛士”的“無錫市污水處理監管調控系統”的所有設備和軟件平臺均由位于濱湖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江蘇太湖云計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設備覆蓋排水監管、雨水監測、大數據展示、物聯網接入等系統?!八廴颈硐笤诤永?,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以前污水管網大多通過人工從源頭和出口兩頭動態檢查,效率低下,且很多隱患很難發現,現在通過在管道上游、交叉處、下游等關鍵部位布局智能監測設備,猶如在管道內裝了‘千里眼’,發現異常、即時報警、定位排查、對癥下藥?!惫矩撠熑私榻B,這項“無錫技術”在對前端城市污水管網實現實時監測、追蹤預警、提高運行效率的同時,也通過對后端點對點的精準報警,從而倒逼重點排水戶嚴格按標準進行合法合規排放,從而實現高標準控源截污工作的全鏈條閉環。截至目前,太湖云所建設的智慧排水系統在無錫已全面推廣,覆蓋全市污水管網7000余個點位,可實現對全市主要污水管網的坐標、材質、管徑等基礎數據的即時調閱,也能實現對排水管網、排水戶、泵站、污水廠等區域的實時監測,促進污水管理提質增效。前有“千里眼”,后有控源截污機制的嚴格執行。位于山水城境內的仙河苑二期管網建設年限已超過15年,在山水城控源截污平臺啟用后,針對污水滲漏、雨污混接等報警“老問題”,當地社區、物業聯合對小區污水管網進行了整體翻建,徹底解決排水管網破損、滲漏等問題,小區還因此獲評“濱湖區陽臺庭院及‘小散亂’排水整治示范點”。據介紹,太湖云綠水衛士智能監測儀系列產品取得多項國家專利,成功在省內的無錫、鹽城等地及吉林、浙江、廣東等省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