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清疏管內淤積和檢測管道是否存在隱患問題。
排水管網如同城市的“靜脈”,關系著一個城市的健康,關系著老百姓的福祉。排水管網作為城市水環境治理的末端,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
近年來,福田區高度重視排水管網建設,建成污水管網長度超過1700公里,雨水管網長度超過2300公里,同時組織排水運營企業積極開展排水管網檢測清疏工作,持續推進排水管道更新修復。2022年組織對450公里排水管網開展檢測清疏、隱患排查工作,整治修復污水管網8.33公里,該區涉水地陷事故發生率較五年平均19次下降37%。2022年累計應對暴雨臺風預警54次,未出現大面積積水現象,未對市民出行、車輛通行造成影響。
為保障排水管網運行暢通,實現轄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福田區政府將排水管道暢通行動納入2023年20件民生實事中,區水務局制定《2023年度排水管道暢通行動實施方案》,構建起“巡查、清疏、檢查、修復、監管”一體化的排水管道管理模式。
創新模式推動管理網格“全覆蓋”
“我們創新了網格化治理新模式,進一步梳理、細化、明確工作職責,完善工作機制,使排水管理工作從一個個‘點’、一條條‘線’,織成覆蓋全區的‘網’,效果正在逐步顯現?!备L飬^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近年,福田大力推進排水網格管理,全區劃分9個“市政網格”和30個“小區網格”,以網格為單位構建“聯動網”,水務管理與街道、社區、物業等單位緊密溝通,不斷提高轄區排水管理的工作效率,政企聯合共同改善排水管理服務品質,推動專業運營常態化。
“人巡+機巡”助排水管網安全“無死角”
作為人口密度極大的中心城區,福田區排水管網分布較廣且巡查時難度較大。該區充分應用新技術、新手段,實現了由“傳統人工巡檢”向“人巡+機巡”的新模式轉變,大幅提升了排水管網巡檢的質量和效率。
如何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前提下加強排水管網管理?福田區水務局積極采用新技術,通過QV、CCTV等檢測手段開展排水管道內窺檢測。在作業現場,一臺個頭小巧的 CCTV管道檢測機器人被放入雨水井內緩緩爬行,管道的水流量、水流速度等數據實時傳輸到地面上的電腦里清晰顯示出管道的淤積、破損等情況。在獲取資料后,工作人員通過對數據和畫面進行分析和研判全面掌握管網“病情”,排查“病因”。
除了認真排查轄區內排水管網運行現狀,福田區水務局按照雨水管網一年兩次、污水管網一年一次、雨水口和支管一年四次的頻次,對市政排水管渠開展清疏養護工作,確保轄區排水順暢。
創新技術助力“城市血脈”更暢通
日前,福田區水務局對有關路段進行地下管網修復作業時,采用非開挖修復技術,實現了“零開挖式”修復?!斑@是城區地下排水管網大規模修復過程中,不對道路‘開膛破肚’,而是動了一次‘無創手術’?!毕嚓P工作人員介紹。
得益于福田區積極引用先進的排水管網非開挖修復整治技術,減少道路開挖,整個施工過程對周邊市民出行幾乎沒有影響。
除了新技術,福田區還運用了新材料推動排水管網提升改造。小區排水管網采用球墨鑄鐵、鋼筋混凝土或高質量塑料類管材(如PVC-UH管);市政排水管網根據不同管徑,管道直徑在600mm內的選用球墨鑄鐵管、鋼筋混凝土管或高質量塑料類管材(如PVC-UH管),管道直徑達到600mm及以上的選用球墨鑄鐵管或鋼筋混凝土管,改造后的排水管道能夠有效地解決管網老化和走向混亂的問題。
加強力度狠抓排水管理閉環整治
安全通暢的排水管網,關乎防汛排澇、保障城市正常運行。為加強排水管網隱患排查及運營監管福田區水務局多措并舉,狠抓閉環整治管理,做好排水監管工作。
提標加壓,加強排水管網隱患排查及運營監管。區水務局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強化排水管網隱患排查,在市5-10年一輪周期性普查的標準上進行自我加壓,提高普查頻次,開展3年一輪的市政排水管網全面檢測。
久久為功,持續開展日常巡查、內業檢查、月度考核等工作,督促排水企業不斷提高排水管網運維質量。2022年完成450公里排水管渠檢測,共排查3、4級排水管網缺陷949處,已完成整改949處,整改完成率100%。
“地上美麗福田,地下安全福田”。未來,福田區水務局將通過加強普查評估和更新改造全過程管理繼續加強轄區排水管道隱患排查整治,全力推進排水管道更新修復工程,減少轄區內澇積水和地面塌陷事故,保障排水管道暢通、安全。
來源:福建特區報

本文僅作行業分享,圖片、文字版權出處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感謝您的支持

2023中國(上海)國際管網展覽會火熱報名中!

參展報名方式
 1  電話報名
     聯系管網展項目組:
    15243333473(同微信)
 2  微信報名

掃碼在線預定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