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城市排水關系著千家萬戶,很多人將污水管網比作城市的大動脈,史海洋是連云港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管網運行部主管,也是港城污水管網“地下清道夫”中的一名普通清污工,從業19年來,累計疏通污水管網上百公里,清淘污水檢查井500座次。

崇尚實干

樸實崗位彰顯人生價值

清淘檢查井、疏通污水管道是最苦最臟的活。打開井蓋后,下水道的惡臭就會迎面向你撲來,直熏得你氣短、胸悶、頭暈。井里那黑糊糊、油膩膩的稀泥巴更使人聯想起世界上最臟臭的東西來。

然而,史海洋卻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一干就是19年。他以“為百姓解難、替政府分憂、為社會奉獻”為天職,常年堅守在污水管道巡查、維護一線,城市中哪條街巷污水管道排水不暢、哪座污水檢查井容易堵塞、哪個井蓋破損,他都了如指掌。

不管是小區、街巷,只要出現污水外溢都會有他出現;哪里有低洼、暴雨、積水洪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疏通管線、檢查井清淘他總是沖在最前面,他以自己辛勤勞動向社會展示著污水管道清淤工的人生價值。

堅守奉獻

沖在一線解決群眾難題

2018年8月的一天,由于附近建筑工地施工將污水井堵死,導致某小區居民樓的一個單元的下水管道全部堵塞,污水橫流,糞便四溢。

史海洋接到求助電話后帶領工組職工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他沒有一絲猶豫,第一個下到井下,用手去摳建筑垃圾和糞便,整整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終于將管線疏通。

由于連云港市污水管網設施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建,管徑細,排水量小,污水管道和檢查井很容易淤積堵塞,史海洋把“通一方下水,便一方百姓”看作自己的神圣職責。

看到這種情況,史海洋對工組的職工說,“伙計們加班吧,這要是不及時弄好,萬一出個事故那就不好了!”說完,他一邊派人守在井旁,一邊回單位拉來水泥、黃沙、磚塊、替換井蓋等。史海洋和工友們連續工作了幾個小時才將該井修復,而這時時間已經指向了午夜兩點,像這樣在夜里換井蓋,突擊處理應急工作,在他的日常工作中是常有的事。

忘我工作風雨前行

維護城市容顏

每年夏季汛期,市區低洼地帶經常大面積積水,這就使城市排水有了條不成文的規定:雨聲就是命令。

2017年夏日的一天,連云港市突降暴雨,巨龍路等幾條道路積水深至50厘米左右,城市陷入一片汪洋,行人車輛被困在雨中。為了保證行人順利通行,他帶領全班人員冒著風雨、趟著沒膝的積水,摸索著打開一個個井蓋,立上安全標志,協助交警疏導交通,組織人員幫忙推出擱淺在水里的車輛……

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未合眼的史海洋回到單位后,有同事看見他被淋得濕透了,問他冷不冷,他抹了一把臉平靜地說:“俺就是干這個的。”

在同事眼里,他既是一線工作的領頭人,又是生活上的貼心人,但他覺得虧欠家庭很多,他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也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但面對工組的職工,他卻時刻關心著他們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情況,職工家里有困難他總是第一個幫助他們解決,職工心理有波動他總是像兄長一樣跟他們談心。在管網運行部,他帶領的工組被公司領導譽為“最能奉獻、最能啃硬骨頭”的“鐵軍”。

從業19年來,史海洋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埋頭苦干、無私奉獻,使過去兩三個月才能疏挖一遍的生產周期大大縮短,設施完好率由90%提高到98%,徹底改變了“頭痛治頭、腳痛治腳、整月忙于處理冒水”的工作狀況。

在城市排水這個集體里,史海洋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排水清淤沒有小事。”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崗位上他隨時待命,準備奔赴下一個清淤點。

【新聞來源:中國江蘇網】